
图. 人参二醇通过HIF-1α和STAT3信号通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PD-L1表达以及细胞增殖机制示意图
2020年2月25日,药理学领域权威Top期刊Pharmacological Research(《药理研究杂志》,影响因子为5.893,药学一区),在线发表延边大学药学院金学军教授、马娟副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Panaxadiol inhibits 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expression and tumour proliferation via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HIF)-1α and STAT3 in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2020 Feb;155(2020):104727)。该文章的第一作者为2017级博士王喆。
结肠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占全球癌症发病率的近10%。由于治疗和药物的改善,过去十年来结肠癌患者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结肠癌仍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第三大驱动因素。尽管化学治疗手段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化疗药物耐药问题仍然是结肠癌治疗过程中的巨大挑战。因此,针对结肠癌开发新的治疗策略仍然迫切需要。
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及其受体PD-1被认为是针对癌细胞免疫反应的抑制分子。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PD-1/PD-L1途径在组织耐受性和免疫过度反应的限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PD-1/PD-L1的相互作用也参与了许多癌症的适应性免疫抵抗过程,从而影响了局部免疫环境,导致T细胞衰竭。因此,开发特异性针对PD-L1的治疗药物应被视为结肠癌的一种有价值的策略。
人参二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中的三萜皂苷元类单体,在葫芦科植物绞股蓝中也有很高含量;人参二醇已被证明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例如抗炎,抗肿瘤和神经保护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确认了人参二醇的抗肿瘤作用,并研究了这些抗肿瘤作用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人参二醇可以通过HIF-1和STAT3信号通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D-L1的表达。对PD-L1表达的抑制恢复了在肿瘤和T细胞共培养模型中被抑制的T淋巴细胞的活性。此外,进一步证实了人参二醇对肿瘤增殖的抑制作用和裸鼠移植瘤模型中的体内抗肿瘤活性。本研究突出了人参二醇的抗肿瘤潜力,有助于进一步开发针对人类结肠癌的新型治疗剂。、
(论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113874/)